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生活是一条河 (第1/5页)
在欣赏王俊的作品之前,我一直对时下一些大学生的素质不敢恭维。由于工作的原因,眼见着不少眼高手低、知识视野狭窄,玩起文字活来,无所适从,从简单的个人简历到一个小小的通知,很谁写得规范,满篇都qq聊天的语言:没有逻辑、没有层次、语言不规范、一“逗”到底王俊的三篇乡土作品,读了数遍,欣喜之余,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。对于一个还在求学的大学生来说,她的作品确实值得一读。 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人性的诠释应该是王俊三篇作品奇树、爷爷的日子、搬石垒山的主题。作品描写的只是六、七十年代前后发生在宝鸡千河畔的普通农民的普通生活,但通过“爷爷”的一生,却折射出了那个动荡年代对人性的压抑、人们渴求自然与快乐生活的质朴愿望以及他们的奋争,无疑是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。她不可能亲身经历那场运动,但字里行间却是对特定历史环境的精确写照,我想王俊对生活的积淀是用了功的。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,善于从生活中提炼、善于驾驭生活,从而把握“人性”这一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,才会写出好的作品。王俊一开始就这么做了,这是一个好的开端。 无论什么样的作品,立体的、自然的、可触摸的才是最真实的。王俊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自然而流动的画面。读她的作品,仿佛身处王家崖村眺望潺潺流动的千河,仿佛置身于村民的生活之中。“爷爷”的一生、奇树的遭遇、搬石垒山作品中所有的描写都活灵活现,每读一遍都会受到感染,都会有心灵的撞击。 人物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