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十八、闲话 (第1/12页)
孟和并不明白自己的名字是否有着寓意,但他认为自己大略是符合字义的。 或者说如果不这样的话,会很痛苦。 在定国诸侯伯长之中有个不成文的习惯,那就是将孩子送到定邑城来学习。 当然,不只是侯伯之子,各领中的有力人士的孩子也在其列。 这出於怎样的目的并不可考,但作为让肩负起下一代的继承人们有彼此交流熟悉的机会来说,可谓良善。 是故鲜有侯伯会违背这样的惯例,於百年前落脚定国的孟侯一家自然也不例外。 孟和是在八岁时从领地前来定邑城,而那时的孟侯还不是仪官,所以落脚处并非仪官府,而是城中提供给侯伯使用的府邸。 这个年纪较他人而言慢了些,因为那段时光里孟和学习的不只是在定国生活所需之事,还有关於杞国的事情。 杞国的风土、语言以及一些特殊的典故事蹟,要将这些事情记起来可谓相当辛苦,因为那是完全脱离生活环境的知识,关於一个可能不会有机会到访的北方故国的种种。 回想起当时的状况,孟和就能理解这是为了让他成为继承人而做的准备……因为在那之後出生的孟适完全没有接受这方面的教育。 孟和能理解父亲乃至於先祖努力将关於杞国的一切流传下来的意念,可他曾有一段时间因此无b困扰,甚至埋怨。 在定邑城中受教的内容大约分成两类,一是仪礼书乐,二是驾车S箭。 换言之,便是室内课程与户外活动的差异,而前者更是不见得所有孩子都会参与,因为不少侯伯不愿意让自家孩子失礼,便早早教导过相关之事,上课也不过是走个过场。 孟和却不在那些人之中,因为他在此前学习的多是定邑城中用不到的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